創辦經過

  現址錦田的通德學校,是由城門新村村民創辦。遷入錦田之前,原居於荃灣城門水塘一帶的鄭氏族人,屬客家圍村人,建有祠堂,亦存有可供查考的族譜。1929年,鄭氏族人因香港政府需修建城門水塘而被安排遷離荃灣祖居,其中有部分村民遷入錦田,建立了城門新村﹔另有一些族人遷往大埔的泮涌、也有一些去了粉嶺和合石,有一些族人遷往錦田吳家村的錦全圍村。這些全都是鄭姓的族人。

  遷入錦田城門新村之後,村民為了延續族內年幼子弟的教育,在祠堂之內開設識字班。承襲自鄭氏祖上於荃灣城門圍村年代已開辦的通德堂書塾,識字班亦名之為「通德」,在戰前已開班辦學。中日戰爭期間,學校被迫停辦,40年代後期,香港光復,通德再次繼續辦學,服務村民子弟。50年代初期,學校未具規模,村民的子弟仍在祠堂上課,但因適齡入學的兒童數目不斷增加,另外借用村內的兩間祖屋仍無法收納所有村民的子弟入學讀書。

  當時鄭氏族人包括鄭兆來、鄭兆勝、鄭羣、鄭兆邦及鄭任安五人,組成「創校委員會」。當年的創校經費主要來自三方面:其一,由鄭氏家族將位於葵涌的祖田變賣,所得收入作為創校的經費。當時以每平方呎1.2元的價錢,將五斗種田變賣(一斗種田約7200平方呎),共得款42,480元。其次,根據當時香港政府資助鄉村學校建校的政策,港府付出等額津貼42,480元。再者,其餘所需的建校經費,則由地方社區的鄉紳賢達,以及各界人士捐助。

  現時的校舍建築,牆上仍存有「重建城門公立通德學校碑記」(1958),記述了創校簡史、創校委員會成員,及熱心捐助之鄉紳賢達的資料﹔此外,還有一塊奠基碑石紀念新校舍落成。

  通德學校自1958年遷入現址,當時只設有四個課室,班級由小一至小四。籌建新校舍時,校方原意向教育局申請共建六個課室,開辦一至六年級的完整小學課程,但只獲批建四個課室。後來經過一番努力爭取,最終獲再多批建兩個課室,其後開班至小學六年級。只有四個課室的時期,每班收生45人,以半日制分上、下午,共八班學生,總數360人,每班學額皆滿溢,區內學生仍有因額滿而見遺者﹔到後來擴充至十二班,全校學生增至540人。

  初期通德學校創立的緣由,主要是為本村鄭氏子侄服務,因為戰後香港社會急速發展,人口劇增,無論鄉村城市,各區基礎教育的學位奇缺,其他地區學校不肯接收本村的子弟入讀,村民遂自行於村內籌建公立小學。當年,通德學校只收取每月2元學費,以讓學生有能力負擔,可以有機會接受教育,而同期其他學校的收費則較為昂貴,如元朗官立小學要收4元。通德學生的來源主要是城門新村村民,也有錦田八鄉村民,甚至遠至元朗區居民。學校發展最高峰的時期,學生爭相慕名而來,學額供不應求。

  對於通德學校來說,創校初期比較難忘的事跡,乃教育局最初只批准興建四個課室,期間校方不斷為學生需要和學校發展的緣故,向教育局據理力爭。創校委員會當年極力向新界區高級督學周覺識先生爭取擴辦學校,多加兩個課室,經過一番努力,最終才獲得批准。

  通德學校第一屆的小六畢業生誕生於1961年,在這一群莘莘學子之中,有一位於小學階段最後一年剛好趕及返回鄉里受業的城門新村小村民鄭偉興,就是通德學校的第三任校長。鄭校長在通德接受教育一年,其後回饋母校29年,先任職教師,而後擔任校長重責,直至2008年8月退休。學校最初培育村民子弟的辦學使命,得力於一班創校先輩的堅毅不屈,原來努力埋下的種子最終亦讓學校得享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