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科目標: A. 促進身心健康 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各項體育活動,培養他們的運動興趣及習慣,以增強身體素質和心理健康。 B. 發展運動技能 通過多元化的體育課程,讓學生學習和掌握基本的運動技能,提升他們在各種運動中的參與能力,並促進團隊合作精神。 C. 建立運動精神和價值觀 透過體育活動,培養學生的公平競爭意識、尊重他人和堅持不懈的精神,幫助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應用這些價值觀。
(2)教學設計: 一至三年級課程以「基礎活動」為核心,學習簡易運動,提升學生的體適能及身體的協調能力。四至六年級課程則以教育局《學習成果架構》為藍本,透過單元方式教授各種項目(球類活動、田徑、游泳等),提高學生的各種體育技能,豐富學生的體育知識,培育學生正面的價值觀和態度。
第一學習階段(小一至小三) 透過基礎活動及體育遊戲,讓學生學習和掌握移動技能、平衡穩定技能及操控用具技能,同時培養學生協作、發揮創意及審美等能力。 第二學習階段(小四至小六) 以初階活動及簡易遊戲為主,學習基本體育技能。為學生提供均衡的學習經歷,以配合學生多元發展需要,當中內容包括田徑、球類、體操、舞蹈等。在合適的課堂中,教師會讓學生了解運動競賽的意義,培養正面的價值觀及各共通能力。
(3) 教學範疇:
類別 |
活動項目 |
田徑 |
跑項、跳項、擲項 |
球類 |
隊際球類:手球、足球、籃球、排球、欖球
持拍球類:乒乓球 |
體操 |
基本體操、教育體操 |
舞蹈 |
土風舞 |
體適能活動 |
心肺耐力、柔韌度、肌力及肌耐力 |
(4) 躍動課: 本校一直致力推廣健康生活,並深信運動對學生的身心發展至關重要。因此,我們為一至六年級的學生每年安排一項專項運動,讓他們透過親身體驗,認識不同運動的特點與魅力。透過這種循序漸進的方式,學生能在不同階段發掘個人興趣,培養運動習慣,並學習團隊合作、堅持與自律等重要價值。 一至六年級的運動項目經過精心挑選,確保學生能接觸多元化的體育活動。我們期望透過這些安排,讓學生在成長過程中不斷嘗試,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並從中獲得樂趣與滿足感。最重要的是,我們希望學生能熱愛運動,將健康生活視為人生的一部分。
躍動課安排 : 2:40-3:30
P1 |
武術
12月5、12/ 1月9、16、23、30 |
P2 |
滾軸溜冰 (待定) |
P3 |
欖球
9月19、26 / 10月3、10 |
P4 |
游泳
14:00-15:00
9月15、22 / 10月6、13、20、27 |
P5 |
手球
10月14、21、28 / 11月4、25 / 12月2、9、16 |
P6 |
棍網球
11月25 / 12月2、9、16 / 1月6、13、20、27 |
(5) 體育科校本評估:
P1-P3 |
運動技能(60%) |
體適能(30%)
心肺耐力跑、
手握力、坐地前伸及仰臥起坐。 |
紙筆評估
不用 |
態度(10%)
|
P4-P6 |
運動技能(50%) |
體適能(30%)
心肺耐力跑、
手握力、坐地前伸及仰臥起坐。 |
紙筆評估(10%)
|
態度(10%) |
(6)校外活動及獎項:
- 欖球體驗
- 體育科電子工具簡介會
- 壁球體驗
(7)活動相集
(8)MVPA 60 小學MVPA 60是協助學生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是中小學七個學習宗旨之一。學校將透過多元化的體育活動,發展學生體育技能和提升他們的體適能,讓他們獲取相關的活動知識,培養正面的價值觀和態度,建立恆常參與體能活動的習慣。配合世界衞生組織對 5-17 歲兒童及青少年應在一星期平均每天累積最少60分鐘中等至劇烈強度的體能活動(簡稱「MVPA60」)。
(8)相關網頁
|